本文转自:沧州日报盈富配资
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 于志成
病毒特性
狂犬病毒(Rabies virus)属于弹状病毒科,具有子弹状外形。其最显著特性是嗜神经性,它几乎只攻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,极少进入血液。病毒主要通过受损皮肤或黏膜侵入,随后利用神经通路,中枢神经系统(大脑和脊髓)进发。这种隐秘的入侵方式,正是其潜伏期差异巨大的原因(通常1-3个月,短可数天,长可达一年以上),且初期难以察觉。
传播途径
主要途径:被感染动物(尤其犬、猫、蝙蝠、狐狸、浣熊等)的唾液通过咬伤或抓伤(爪上可能沾染唾液)侵入人体盈富配资。
次要但危险途径:感染动物的唾液接触,破损皮肤或黏膜(如眼睛、口腔、肛门),例如被病兽舔舐伤口。
致命进程
1.前驱期(2-10天):类似感冒(发热、乏力),伤口处可有异常感觉(痒、麻、蚁走感)。
2.兴奋期(1-3天):高度亢奋、恐水(咽喉肌痉挛)、怕风、怕光、怕声、流涎、幻觉、攻击性。
3.麻痹期(6-18小时):兴奋状态渐退,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、昏迷,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。整个病程极少超过10天。
科学防御:构筑生命防线
1.暴露前预防(适用于高危人群):兽医、野生动物工作者、疫区常驻、旅行者等可提前接种狂犬疫苗(通常3针),大幅降低风险并简化暴露后处理。
2.暴露后处置(黄金法则):
伤口处理:用流动清水和肥皂(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)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,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。深部伤口冲洗尤为重要。
疫苗接种:必须尽快!按照“5针法”(第0、3、7、14、28天)或“2-1-1”程序(第0天左右臂各1针盈富配资,第7、21天各1针)全程接种。任何延误都增加风险。
诚信双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